质量强链进行时,看吉林汽车产业的华丽蜕变
中国经济网长春4月18日讯(记者 鞠然)在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的红旗繁荣工厂内,灯光寥寥,略显昏暗的环境中,一条条机械臂却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每隔一分钟,便有一台崭新的红旗轿车“驶”离车间。“这边的八组智能焊接机器人可在短短12秒内完成100到200个焊点,而在传统的焊接车间,工人们拿着焊钳、戴着面具,完成一个焊点往往得花上3到5分钟。”繁荣工厂工作人员用寥寥数语道出了产业智能化升级带来的改变。
如今的吉林,在中国汽车产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方面走在前列。2024年,吉林省质量强省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质量强企强链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吉林省各市、县联动实施新能源汽车在内的六大产业链质量提升项目,有效促进产业链内合作互助、解决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填补相关领域检验检测能力空白、提升产品品质和打造特色优势,形成产业链质量提升标志性成果100项。
一汽是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链主”企业。长春国际汽车城里,一汽红旗繁荣工厂、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一汽弗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项目,构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黄金三角”。吉林省内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大多集中于长春地区,多达2491家,围绕链主企业呈现出颇为明显的聚拢式布局形态。
“吉林省的零部件供应商较为全面,涵盖了底盘、电控、驾驶舱、电池等,产业链配套完善,配套企业发展良好。长春富维安道拓早在2023年销售收入已突破百亿元,富赛电子四年产值激增27倍,由当初的0.8亿元增至22亿元。”吉林省质检院汽车所所长边增远介绍道。该所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质量提升项目中为链内重点企业制定“一企一策”提升方案,明确问题、责任人和落实措施。根据汽车产品线,选择对口专家,对200家企业实施上门质量问诊服务,找出质量问题858条,绘制质量瓶颈图谱。
作为“链员”企业,富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也切实感受到了产业链质量提升项目带来的实惠。富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质量部长陈玲玲告诉记者,“公司的主要产品集中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业务板块。借着项目的机会,我们与质量提升专家、行业协会以及高校院所的专家共同开展了交流和互动,全面分析了汽车产业链在产品设计、零部件制造和检测认证等环节的质量瓶颈。通过质量提升,我们降低了缺陷产品废品率和返工成本,质量提高的同时,我们的客户认可度、经济效益都在提升。”
在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强链工作的大框架下,吉林省长春汽车产业链正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举措,不断提升产业链质量水平,向着打造具有更强竞争力的汽车产业集群目标稳步迈进,为吉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